绿色低碳管理是一项贯穿整条产业链的系统工程。
持续打好能源电力保供攻坚战,推动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和增储上产,推进油气资源进口多元化,实行战略性资源安全保障工程,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增强对重要能源资源的支撑托底能力。强化煤炭与火电、冶金与机械、商贸与航运等上下游行业协同,推动通信、航空运输、建筑等企业加强行业内部协同,提升行业价值。
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布局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力争2023年中央企业制造业新增投资比重达到13%,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聚焦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和短板领域,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三是做好保供稳价,强化基础保障。完善做到两个维护的制度机制,坚持并不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政治监督,健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全链条制度体系,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国资央企更大贡献 来源:学习时报 发布时间:2023-02-17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深化靠企吃企专项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30年来,我们积极参与专利合作条约等国际规则的修订完善,不断完善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数据显示,近10年共有11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申请专利25.3万件,年均增长5.4%。汪文斌强调,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平衡普惠的原则,加强与各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让创新更多惠及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汪文斌表示,中国不断扩大知识产权领域对外开放,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外申请人在华开展商业活动和知识产权布局意愿不断增强。中国以专利技术为支撑,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加速释放创新活力。
充分体现了外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可。发言人能否介绍中方在推进专利国际合作和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方面采取的举措?汪文斌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国际专利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
汪文斌说,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申请人通过PCT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非洲联盟发展署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9月4日签署协议,为非洲国家实现非盟《2063年议程》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支持。据了解,非洲能源转型催化剂计划整合6个已确定的项目,将分两个阶段实施。
项目包括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115兆瓦的地面光伏电站及两年运维,建成后有助于缓解南非国内电力短缺,促进当地电力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的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也在不断推进。非洲开发银行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主管丹尼尔·施罗斯表示。这一综合性水利水电开发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该国电力短缺局面。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非洲的能源投资需增加一倍以上,其中近2/3用于清洁能源投资,才能实现非洲的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中国进出口银行为肯尼亚加里萨光伏电站提供贷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报告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帮助非洲国家获得资金并降低融资成本,以实现非洲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该计划在规划和项目准备方面为能源转型提供关键的上游支持,以拉动所需的下游投资。
报告建议,非洲国家应提供更多早期融资,制定可降低投资风险的工具,以吸引社会资本。根据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该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100%清洁能源发电,其中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600兆瓦,占总发电量的六成。该国还对电力法规进行修订,取消100兆瓦以下清洁能源项目并网的许可证门槛。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这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非常重要。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代理执行秘书安东尼奥·佩德罗认为,开发和利用非洲丰富的清洁能源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但目前该地区吸引的清洁能源投资严重不足,这需要通过政策行动来增加投资。他呼吁国际社会帮助非洲国家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并制定非洲新能源公约。
南非提出,力争到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目前的7%提高至40%。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表示,非洲自然资源丰富,人口红利明显。
该项目年均发电5271万千瓦时,将缓解莱索托的电力缺口。报告认为,国际社会在扩大非洲清洁能源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肯尼亚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中国已成为非洲大陆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的技术、经验和资金助力非洲大陆加快实现碳中和,期待非中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更多务实合作。中非深化清洁能源合作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在非洲实施了数百个清洁能源发电和电网项目,为非洲国家缓解能源短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助力。
非洲开发银行行长阿金武米·阿德西纳表示,当前非洲清洁能源投资存在缺口,导致实现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目标存在困难。合作协议提出,将通过加强非洲国家和区域组织的能力建设,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实施,为项目开发商进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气候投资平台和能源转型加速器融资平台提供便利。今年6月,中国援助莱索托马费腾光伏电站优惠贷款项目竣工并交接。多举措促进能源转型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认为,加快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能够满足非洲大陆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
在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同时,中方还为非洲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非洲多个国家都将发展清洁能源作为弥补电力缺口、促进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
今年7月,非洲开发银行批准通过非洲可持续能源基金,向非洲能源转型催化剂计划提供788万美元赠款,旨在支持非洲的清洁能源发电项目。根据报告,要想在2030年前吸引900亿美元的私营部门投资,非洲每年需要约280亿美元的优惠融资。
今年8月,由中国能建国际集团、葛洲坝集团与南非当地合作伙伴组成的联营体在约翰内斯堡签署南非乌莫115兆瓦光伏项目总承包合同。这需要公共和私营部门全员参与,国内和国际机构协调配合。
在区域层面,非洲联盟和非洲开发银行等地区组织和机构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在卢旺达,由中国电建承建的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7月成功截流,标志着水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开工。非洲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需要大幅增加相关投资。此外,中国企业和机构还积极为非洲区域组织、政府和企业等提供咨询服务,开展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研究,培养相关领域人才,增强非洲国家清洁能源发展的基础能力。
在肯尼亚,梅嫩加伊地热开发规划一期首个35兆瓦地热发电项目索西安地热电站6月底投产送电,项目由中国浙江开山集团总承包。此外,受地区安全风险、国际市场价格等多重因素影响,非洲清洁能源项目融资成本比发达经济体至少高出2至3倍,阻碍了相关项目的立项和建设。
非洲可持续能源组织代表乔尔·内纳表示。卢旺达《时间》新闻网首席执行官梅勒尔·穆林达比格维认为,非中能源合作不仅填补了当地的能源缺口,还带来了技术转移,帮助所在国培养专业人才。
其中,来自金融机构的优惠融资将发挥催化剂作用。清洁能源投资存在缺口《非洲清洁能源融资》报告对非洲实施的85个案例进行追踪,对利益相关方进行深入采访,探讨解决非洲清洁能源融资困难的办法。